首页  图文报道 

【安全用药专访】对话苏永林:中药煎煮有讲究,错误方式影响药效,严重可致毒副作用!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开展的2019《安全用药专家对话》节目。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剂型,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指出:“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也就是说,错误的煎药方法无法确保药效,更甚者会产生毒副作用。那么,中药正确、安全的煎服方法是怎样的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苏永林做客健康大河南演播室,为我们讲一讲中药煎煮服用的正确方法。

  本期要点:

  问题一:苏主任,您好!中医在我国非常的源远流长,人们对于中药汤剂的信赖度也非常的高,近些年甚至成为了养生保健的首选品。但是,说起中药的煎煮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药物疗效,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那么,苏主任,中药汤剂的煎煮都包含了哪些基本步骤呢?

  中药汤剂的煎煮大致有以下三个步骤:第一,煎药前的准备:首先检查药物,看看是否存在虫蛀、发霉等现象,有没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有没有生姜、大枣等药引子。然后选择合适的煎药容器,最好选用带盖子的砂锅。还有,煎药用水的选择,除处方有特殊规定外,一般选用自来水或纯净水。第二步浸泡:将中药放入砂锅中,加冷水浸泡30--60分钟。第三步煎煮:一般一剂中药需要煎煮两次,对于滋补类中药或药量比较大的可以煎三次。具体操作是 将浸泡好的中药先用大火烧开,煮沸开始计时,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并加以适当搅拌,一般加热20-30分钟,趁热滤出药液是为头煎;继续加水,大火烧开,小火微沸,煎煮10-20分钟,滤出药液是为二煎。合并2--3次煎出 所得药液400--600毫升。这样一副中药就煎好了。

  问题二:您刚刚提及了煎煮之前需要冷水浸泡,具体应该怎样做?冷水浸泡的作用是什么?

  刚才提到的冷水,主要是为了区别于热水或开水,这里的冷水也可以理解为常温水。一般药物需浸泡30--60分钟。以花、叶、草等药材为主的方剂,浸泡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以根、茎、果实、种子等药材为主的方剂,浸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夏季泡药宜稍短,冬季泡药可稍长。

  中药煎煮前一定要用冷水浸泡。这是因为中药饮片多是经过加工炮制、脱水干燥而成。如果不先用冷水浸泡而直接用大火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阻塞药材的毛细管状空隙,造成有效成分不易溶出。通过浸泡可以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并可缩短煎煮、加热时间。

  问题三:那么,在煎煮中草药的器具选择上,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对于中药煎煮器具的选择, 应该首选砂锅,因为砂锅材质稳定,在煎煮的过程中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且受热均匀,导热性能缓和,是理想的煎药容器。此外,搪瓷、不锈钢和玻璃器皿也可作为煎药器具。但应注意的是不能用铜、铁、铝煎煮中药,因为铜、铁、铝等的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在煎煮的过程中可能与中药的有些成分发生反应,轻则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降低药效,重则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问题四:苏主任,关于草药汤剂,民间有一句口耳相传的话,就是“3碗水煮成1碗水”,这样的用水比例是不是太随意了点,正确的比例是怎样的?

  主持人提到的“3碗水煮成1碗水”这个说法比较形象,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煎煮中药的加水量应该根据药物的性质、药量、吸水程度、煎药时间等多种因素来确定。一般而言,可以按每克中药加10毫升水来计算,总量的70%加入头煎,剩余的30%用于第二煎。或者简单的说,头煎加水量以药材没入水中2--5个厘米、第二煎以药材没入水中1--2个厘米为宜。煎药时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如果不慎将药煎糊,应弃去,不可再用。

  问题五:多数人以为中药煎煮越浓,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就越多。苏主任,这样的认识可取吗?正确的应该煎煮多久?

  “浓缩的都是精华”用在中药煎煮上并不太合适。因为中药煎煮,有效成分溶出达到平衡后,不再随时间延长而继续溶出。并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药液中的挥发油会过度蒸发 而损失掉,部分有效成分会遭到破坏,无效甚至有害成分的煎出也会增多。

  中药的煎药时间 要根据 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来定。煎药时间从煮沸开始计算;一般药物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解表药物,头煎15-20分钟,二煎10分钟左右;滋补类药物,头煎30-40分钟,二煎20-30分钟。

  问题六:那么,在煎煮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吗?(火候等)

  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中医煎药用火有“文火”和“武火”之分。武火是指大火急煎,文火是指小火慢煎。一般以“先武后文”为原则,也就是说在煎药开始时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加盖煎煮,并适当搅拌。这样既可减少药物的蒸发,又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药物煎好后要趁热过滤,药渣可用纱布包裹,适当挤压过滤,使有效成分析出更完全。

  问题七:苏主任,所有的中药都是一样的煎煮顺序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

  中医对中药的煎煮还是非常讲究的,有些药材因性质、成分特殊,煎药时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对于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中药,医师在开具处方 和药师调剂处方时 都会有交代。通常有以下几种:先煎、后下、包煎、另煎、 烊化、冲服等

  (1)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毒性。先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对于难溶于水,质地坚硬,不易煎煮的药物,应打碎后先煎煮3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煮;

  第二 某些有毒药物(比如附子、生川乌、生草乌)可以先煎1—2小时以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煎煮含有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的中药时,一定要严格遵从医嘱,先煎1—2小时,以免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服用含有该类药物的汤剂时,如果出现口角四肢拘谨麻木、胸闷、心跳明显加快等中毒症状时,要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或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一般在头煎 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3)包煎 包煎是把药物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群药共同煎煮。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含粘液质较多的中药,宜包煎,以免在煎煮过程中粘煳锅底。第二,富含绒毛的中药,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不适。

  第三,花粉或粉末状药物,也应包煎。

  (4)另煎 有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损耗,应将其切成小片,单味煎煮或炖2-3小时,煎好后,单独服用或兑入汤药中同服。

  (5)烊化 烊化也叫熔化。 对于胶类或黏性大 并且易溶的药物,应单独加热溶化或置于刚煎好的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

  (6)冲服 某些不耐高温且又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可先打成细粉,再用温水或用煎好的药液冲服。

  问题八:好的,苏主任,根据您所讲的这些方法煎煮好中药之后,就是服用了。中药汤剂的服用是否也和西药一样,有剂量、有服用时间这些注意事项呢?您能给大家详细讲一下吗?

  是的,中药的服用也有它的规律。主要包括服药剂量、服药时间、服药温度三个方面:

  首先是服药剂量 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1剂,早晚各服200--250毫升:病情紧急的,可一次顿服;重病患者每隔4小时服药一次,以使药效持续;急性病、热性病和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应不拘时间,迅速服用,有的也可煎汤代茶服用。对于呕吐患者或小儿患者宜小量频服。

  其次是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1)饭前服药 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进入肠道,充分发挥药效。大多数药物都宜饭前服用。尤其是补益药、驱虫药、攻下药、制酸药。

  (2)饭后服药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都应饭后服用,如消导药、抗风湿药等。

  应注意的是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该与食物间隔一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 和药效的发挥。

  (3)特定时间服药

  ①清晨服药 峻下逐水药、驱虫药应在早晨起床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肠道发挥作用,还可避免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②睡前服药 安神药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

  ③疾病发作前服药 疟疾的发作大多有规律性,所以截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用,恰好在疾病发作时起效。

  还有服药温度,中药汤剂多采用温服。特殊情况下,遵医嘱。比如解表药宜热服,服药后喝一小碗热粥,并且避风,以助汗出,使表症得解。表解即可停药。

  问题九:苏主任,在节目的最后,您再给大家强调一下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饮食方面的禁忌吧?

  服药饮食禁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和浓茶。根据病情及服用药物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服用含人参的中药,不宜吃萝卜。热性疾病,应忌食辛辣、油腻;寒性疾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的患者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的食物;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膩、不易消化的食物;肾病水肿应忌过咸食物;疮疡外伤、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海鲜等腥膻发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专家简介:

  苏永林: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河南鹿邑人。全国中药特色传承人才。发表论文11篇,厅级科技成果2项,出版专著1部。

【2019年11月28日 】 [责任编辑: 蒋天旺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