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药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河南医药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母婴大讲堂】对话刘芳、张才红、杜海燕:为什么宝宝添加辅食后健康问题多多

发布时间:2021-06-23  来源: 健康大河南   
2021-06-23  河南医药网

  前言:很多家长常常来来咨询,经常问的是:孩子为什么添加辅食后老爱长湿疹、厌食、容易生病?原因肯定跟孩子辅食添加是相关的家长为此苦恼不已,不知道该给孩子吃什么,如何避免孩子辅食期的体质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分别邀请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母婴培训讲师、中医调理师刘芳、张才红、杜海燕三位老师做客直播间跟大家聊聊孩子第一口辅食的选择。

  问题一:刘芳老师,我们都知道,0~3岁宝宝正确喂养,不伤脾保护好脾胃,是为孩子一生的体质打好基础,那为什么从辅食期宝宝们变得特别易病呢?

  刘芳老师:辅食,是指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食物。刚出生的孩子,食物以母乳为主,孩子生长发育很快,当母乳量不够或者营养不足时,需要添加其它食物作为补充

  我们常说孩子的体质基本由脾的功能所决定,也就是西医说的消化系统。而在孩子喂养的过程中,对脾的损伤最明显的一个时期就是辅食添加的过程。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不了解孩子当下的脾胃能力。

  这个过程里,我观察到太多的家长很多做法都不科学,不合理,更不适合孩子的具体情况。

  判断孩子是否适合添加辅食的标准,关键就是看孩子的脾。

  添加新的食物,对脾是个挑战。很多妈妈没有经验,认为孩子只要吃,我就可以喂。

  特别是当下辅食品类特别丰富,更有各种专门教授辅食制作的平台,给很多新手妈妈造成一种盲目的跟风状态,好像给孩子吃的不够丰富、花样不够多孩子就会缺失营养,落后在发育的起跑线。

  每个带孩子来了解脾胃问题的的家长,都会问我:***老师,孩子用不用给他吃点什么补一补?微信上呢,家长每天在问的,也都是:这个能不能给孩子吃,那个能不能给孩子吃?

  大家的思路都是:给孩子吃。主流的育儿科普也都是在告诉大家:孩子到什么月龄,应该摄入多少量的某种元素,每天要吃什么东西吃够多少量……理论上,没毛病!家长的头脑里,也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给孩子补充营养。孩子身体好的,要补充营养;养的差的,更着急要补充营养。

  但是,现实生活不是这样的,你想给孩子补充的这么多营养,在他的主食里大多数是足够量的,孩子日常不缺营养的来源。缺的是良好的消化吸收能力。给孩子吃这么多,他当下的情况并不一定能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不了,吃的多只会起到反作用。

  要孩子养的好,家长要学的,不是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而是先学会什么情况下不该补充营养,让消化吸收能力尽快恢复,让脾胃健旺起来。

  那么,作为新手妈妈,最重要的是要有知道孩子辅食期有积食切莫“补充营养” 理念。

  其实西方医学所提的的免疫力,就是我们中医所讲的脾胃运化功能。细心地妈妈还会发现,添加辅食后宝宝生病前是有征兆的。我们常常看到孩子每隔一段时就会发现孩子舌苔厚腻、嘴巴开始有酸味、或者连续几顿饭孩子开始饭量明显减少,大便便秘或腹泻等食积、消化不良症状一出现,如果没有有效的调理,那么一般2-5天内就开始生病了,湿疹、流鼻涕、咳嗦、发烧、咽喉肿痛接踵而来,让妈妈们防不胜防,苦恼不已。

  问题二:首先孩子究竟什么时间该添加辅食?是每个孩子都一样吗?多大开始添加辅食比较合适呢?杜海燕老师,您能在这方面给家长些建议吗?

  杜海燕老师:关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问题,很多妈妈没有依据,大部分都是网上搜索或者“跟风”,4个月或者6个月?其实都不尽然!

  孩子真正添加辅食的时间,是脾的能力成熟,能够适应和消化辅食的时候。

  孩子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中医古籍《千金翼方》有言:“若早哺之,儿不胜谷气,令儿病。”意思是指过早为孩子添加辅食,会损伤脾胃,孩子变得瘦弱难养,容易生病。

  很多家长会在孩子4个月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给孩子添加辅食,尤其是老人。这是以前的指南,现在更为合理的指导是建议6个月后再添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确指出:正常情况下,婴儿的辅食添加是6个月之后。如果孩子是早产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还要推后,如果妈妈提供的母乳营养不够,辅食时间就提前。

  所以大家先记住:比较合适的添加辅食的时间是6个月以后,4个月太早了。

  那么,每个孩子都适合在6个月就添加辅食吗?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真正决定孩子是否适合添加辅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其实是孩子的消化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脾。

  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脾天生的能力是相对比较弱的。母乳最好消化吸收,一旦开始添加辅食,脾胃肠道就是增加负担。那么能否适应,就要看孩子的消化系统是否发育成熟。有的孩子虽然六个月了,但是一吃辅食就满脸起疹子,那就是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有的孩子即便还没有六个月,但是吃辅食可以很好的消化,那他也就是适合的。

  权威机构建议的辅食添加时间,都是6个月以后。较早期一些机构建议是宝宝4个月后可以开始添加辅食,现在大多数修改为6个月之后再添加辅食。为什么要从4个月推迟到6个月,就是因为大多数孩子肠道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我在长期的工作上的体会也是孩子4个月添加辅食太早,起码6个月之后再添加辅食。如果明显的脾胃功能差的,比如早产儿,6个月前用过抗生素的宝宝,或明显的过敏体质如反复湿疹很严重的宝宝,还要再往后推迟辅食添加的时间。

  宝宝脾胃肠道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能力不到位,消化吸收不了,那么脾就会过负,马上就积滞。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晓得放缓,继续添加辅食,甚至加量,那么脾很快就会出问题。孩子很快就会出现所谓的“厌奶期”,其实,就是积滞,脾受损了

  添加辅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

  刚开始添加的时候,食物要单一比如米糊、米粉或者米油。过了一段时间,孩子适应了,消化表现良好,才可以开始在米糊里加其他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种,因为任何新的食物的添加,对宝宝肠道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以流质为主,由稀到稠虽然宝宝在6个月后,脾胃功能相对成熟,但还不是完全成熟的,所以家长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仍然要给宝宝添加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流质为主。这样才不会损伤宝宝的脾胃。

  不要给宝宝吃冷食有些袋装的果泥是冷的,并不是好选择。给孩子吃辅食,一定要温热为主。

  每次添加辅食品种的时候,都要在宝宝脾胃功能好、健康的情况下进行

  很多妈妈问:第一口辅食,是添加铁的米粉吗?

  不建议宝妈给孩子添加铁剂的米粉、米糊。铁本身难消化,很多孩子添加辅食之后,大便偏红,其实就是铁剂不能被吸收的表现。

  第一口辅食可以是婴儿专用的米粉,米糊,或者浓稠的米汤。

  1岁各个阶段宝宝如何添加辅食?6个月以内,母乳是最好的。

  7-9个月辅食添加开始阶段,主要是尝试,让肠道适应,培养进食的兴趣和好习惯。称之为辅食,就是以辅助为主,不是以吃饱为目的,主食仍然是母乳,不要舍本逐末。

  10-12个月在正常添加辅食的情况下,可给一些小颗粒,固体,有渣的食物。要扩大辅食的种类,培养进食的兴趣,防止以后挑食偏食。但是主食仍要以流质为主。

  问题三:“根据宝宝自身的消化能力选择合适辅食添加时间”,那妈妈们如何怎么判断辅食孩子是否能消化呢,以及如何减少孩子辅食期对脾胃的伤害,张才红老师,您有哪些好的方法和经验可以分享给新手妈妈呢?

  张才红老师:判断孩子的消化情况,最直观有效的就是用“10秒判消化”法。

  妈妈每天花10秒钟的时间,观察孩子大便、睡眠、舌苔、口气的情况,如果其一有明显的不正常,那孩子的消化就不是太好

  一岁内的小宝宝,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便便。

  大便

  如果孩子的大便明显有奶瓣、食物残渣、粘液等不正常的表现,那就是消化不好了。

  睡眠

  “胃不和卧不安”,消化不好的孩子,晚上睡觉就不安稳,翻来覆去,或者惊醒哭闹。

  舌苔

  舌苔厚腻,也是明显的积食的表现。但是小宝宝不配合,舌苔可能比较难观察。

  口气

  口气就是胃气,口气酸臭,就是胃里的东西不消化。

  发现孩子消化不好怎么处理呢?

  辅食要减少,如果严重的积食,那辅食就要停止;如果停了辅食,消化还是很差,那么奶量也要减少,奶要稀释。以往是冲一勺奶粉的,那就先减少三分之一勺,水量不变。这样让脾胃充分的休息恢复,消化状况好,再慢慢的添加回来。

  80%的孩子脾虚、消化问题,是辅食添加的过程中造成的,虽然正确添加辅食,是很关键的环节。但 有的孩子肠胃功能不是特别的好,就算按照添加辅食的原则去慢慢进行,也会有点跟不上,

  如果积食非常严重的,已经出现睡眠问题:比如孩子夜间频醒、哭闹、便秘、盗汗、手脚心热、腹泻的情况,妈妈们就要给宝宝尽快调理了

  经常有家长在微信上传几个月大的宝宝的大便,明显的有奶瓣和残渣,但是家长会说:才红老师,宝宝这是积食吗?但是我们也没有给它吃很多,怎么就会积食了呢?”,我发现家长的逻辑通常是:因为找不到为什么孩子会积食的原因,所以不敢判断孩子是积食了。但是,这就是孩子的体质特点,你正常饮食,它都可能会过造成孩子脾胃负担,你想不出自己做了什么,但是孩子就是消化不了了。很多家长,因为“想不通”,所以“不相信”,接着给孩子喂很多,孩子有情况就吃益生菌或者换奶粉,进一步伤害孩子脾胃肠道。

  针对伴随孩子发育成长全程过程的脾胃问题,懂得如何安全的调理避免脾胃的伤害,又可以长期使用的方式是重中之中。能给孩子避免伤害你就是最大程度的保护脾胃。

  从辅食期开始,哪些做法容易破坏孩子的脾胃能力?作为家长,要仔细看看这些问题,这是导致孩子体质越来越差的易病根本原因:

  第一,过分依赖抗生素。有时在儿科急诊时会遇到一些家长,因为心急想让孩子快点退烧,“要求”医生输液。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滥用抗生素会让人体产生依赖,破坏免疫系统。

  第二呢? 除了第一个所说的抗生素原因,还有另外一个相似的,就是乱吃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家家必备的比如板蓝根,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等等这些,只要一见孩子有上火现象,或是感冒发热,很多家长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找这些中成药,不管行不行,先喂给孩子吃再说……

  中医其实讲辨证施治,不管任何病,都会有热证和寒证,如果确定是热证,服用这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虽然不是说能精确用药,但也是不失大方向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可以用的。但是如果是寒证,用这些药,无疑就是助纣为虐。

  3、盲目的给孩子增加所谓的营养,饮食上严重失调

  有的家长,老担心孩子饿着,就知道拼命让孩子多吃,好像只有孩子多吃了,家长心里才感觉到放心了。

  中医讲,饮食过,脾胃乃伤,这个道理其实很明显的,就像一个人,拼命的让它干活,他能不累吗?脾胃也是一样的。

  另外一个饮食问题,就是辅食添加过杂,很多家长其实也知道零食不能多吃,却有意无意的放纵孩子。零食第一大危害就是扰乱脾胃工作时间,脾胃本来应该定时定点的工作,却因为不时会进去的零食,不得不无时无刻不在工作,脾胃一伤,孩子的体质还能不差?脾胃是人体所有能量的运化来源!

  问题四:看来家长在孩子开始辅食添加以后,都有必要学习一下中医育儿的知识,做孩子身边健康的守卫者,而不是离孩子最近的“庸医“。刘芳来时那平时中医那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免疫力呵护脾胃有没有伤害呢?

  刘芳:顾护孩子脾胃免疫力免疫力的正确做法?

  1.预防、减少食积的发生

  食积是中医儿科特色性疾病,可以影响生长发育,引起体质下降。

  我们都知道,人在出生前,所能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这就是所谓的先天,先天是后天的基础,先天条件好的,孩子就好养。比如出生时体质强壮的,以后体质相对比较好,算是有病也多不重。但出生时体重偏低者,如早产儿,尤其是那些生下来就要放在保温箱里的,以后体质相对就差了很多,就难养。但出生以后情况就不ー一样了,后天可以补先天。后天是什么,后天就是脾胃,脾胃功能强的营养就好,脾冐弱则营莽就差。如果脾胃受损,就不能很好地行使其运化水谷的职责,就会引起营养不足,体力也会随着下降。孩子失于营养就会出现体重、身高不增长,甚至于倒退的现象。营养不良,就会进一步削弱体质,体质羞了,就更容易得病,或得病后病情迁延难愈,或反复发病。食积的防治不仅仅是保护脾胃,也是预防其他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对于易积食和先天脾胃虚寒的宝宝马上要来临的三伏贴是个不错的选择。

  把握契机,是在了解孩子、合理喂养基础上的一个跳板,是利用天时,事半功倍的机会。即将到来的长夏,就是一个难得的改善孩子体质的契机。沾沾禧三伏贴针对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效果非长号

  现在很多孩子虚寒。本身阳气不足,夏天再去饮用祛暑的饮料或雪糕等,甚或整日呆在空调房里,陈寒未去,又添新寒。

  “一夏无病三分虚”,意思是面对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即使没病没痛,安然度夏,到了夏末秋初,身体会呈现“虚” 的状态。

  宝宝天生就是“脾常不足”,到了夏末,大多数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脾虚”,一方面因为湿气重,暑湿困脾;湿气是夏季最大的气候特征之一,而湿最伤脾。孩子的体质特点呢又是“脾常不足”,本身脾胃能力虚弱。到了夏末,暑湿伤脾,一是会觉得累,二是会觉得胀。孩子最多出现的就是累,更嗜睡。胃口差,有的还会出现腹部胀闷、饮食无味、口里淡淡的感觉,甚至恶心想呕,整个人很没精神;湿不能运化,也会拉肚子,免疫力很低。所以,一入秋,秋季腹泻、秋季咳嗽、发烧统统找上门来。这也就是什么我们沾沾禧一直提倡夏季顾护脾胃,三伏全季调理脾胃的原因。就是在为孩子入秋、入冬打下体制基础,增强体质

  嘉宾介绍:


[责任编辑: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