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电刺激(SCS)昏迷促醒治疗招募公益活动
尊敬的昏迷与意识障碍(植物人)患者家属: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李哲 副院长、康复医学科关晨霞 主任与神经外科二病区郭永坤 副主任医师团队联合启动“脊髓电刺激昏迷促醒”公益活动,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昏迷(植物人)患者,并给予一定治疗费用的减免优惠。如您有家人或朋友需要昏迷促醒治疗,请仔细阅读本招募信息。
一、项目背景
脑卒中、脑外伤和脑炎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且昏迷时长超过28天的被称为慢性意识障碍(包括植物人和微意识状态)。慢性意识障碍是一种慢性的、病程持续时间长、可持续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我国每年新增患者超过10万。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治疗,每年需要高达30~50万元巨额的医药费。患者家庭要承受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因此,昏迷与意识障碍(植物人)患者尽早进行科学有效的促醒治疗,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后遗症,对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等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脊髓电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利用脊髓硬脊膜外的电极,连接脉冲发射器,通过不同的电刺激方式,来进行治疗的一种技术。SCS可以促进大脑血流增加,提高脑组织新陈代谢率; SCS还可以通过促进多巴胺、细胞外信号调节酶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激活信号通路,加快意识恢复;此外,SCS可以促进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恢复;总之SCS通过对脑血流、神经递质、脑网络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各级传导束,经过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至丘脑及大脑皮质,在交感副交感神经参与下,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脑血流和脑内葡萄糖代谢率,改善缺氧缺血脑组织的能量代谢,进而促进意识的恢复。目前,中国多项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SCS作为昏迷促醒治疗的方案(图1)。
众多指南和共识推荐脊髓电刺激促醒治疗
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0年
慢性意识障碍的神经调控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8年
慢性意识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2023年
图片的形式
三、公益援助
1.经神经外科与神经康复科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将优先安排住院,完善术前检查。
2.入院检查后,符合长时程手术条件的前20名患者,将免除充电系统和程控仪的费用(约3万元),符合条件的部分患者还可以减免PET-CT和MRI检查的费用(约4500元),其余费用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可以报销。
3.将会得到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团队(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科)免费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系统评估和术后程控,提供全程的免费专业健康管理和指导。
四、患者筛选
一.长时程SCS
(1)患者为突发意识障碍(脑卒中、脑外伤、脑炎和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昏迷);
(2)昏迷时间须超过3个月
(3)符合微意识状态(MCS或MCS*)诊断,使用昏迷恢复量表和PET进行评定。
(4)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禁忌证者。
二.短时程SCS
(1)患者为突发意识障碍(脑卒中、脑外伤、脑炎和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昏迷);
(2)昏迷时长1-3个月内
(3)符合微意识状态(MCS或MCS*)诊断,使用昏迷恢复量表和PET进行评定。
(4)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禁忌证者。
五、专家门诊
1.出诊信息
神经外科 郭永坤 主任 每周三上午(门诊楼3层337室)
神经康复科 李哲 院长 每周三下午(门诊楼3楼335室)
神经康复科 关晨霞主任 每周二下午(门诊楼3楼335室)
2. 咨询电话:神经外科二病区 郭永坤主任13733164299
神经康复科 方明珠博士15890156827
咨询时间:工作日8:00-12:00;15:00–18:00
3. 就诊地点: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街3号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
六、专家介绍
李哲
男,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副院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任河南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国家康复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人工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学会第七届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获中国产学研科学技术奖2项,河南省医学技术进步奖2项,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3项,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发表SCI及科技核心论文90余篇,参编教材4部。主持省科技厅项目2项、教育厅、卫生厅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省厅级等项目10余项。
关晨霞
女,硕士,主任医师,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郑州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教研室副主任、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专业基地教学主任。美国梅奥诊所访问学者,曾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1年。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评估与治疗。现任中华物理与康复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分会常务委员。近5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持)、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参与)、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1项(参与)。目前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与教材主编1本。
郭永坤
郑大五附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联系电话:13733164299
河南省意识障碍联盟副理事长、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分会意识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专委会内镜和显微神经解剖学组委员等。
在意识障碍领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科技部2030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国家级项目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和2023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制定《昏迷恢复量表修订中文版使用和评分中国指南》。在Brain Stimulation和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中科院1区等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一作/通讯作者11篇,主译《昏迷与意识障碍》、参编译《意识障碍-脑功能与脑相应》和《慢性意识障碍》等。
长期致力于“昏迷与意识障碍”的多模态评估和神经调控治疗,擅长DBS、SCS和VNS昏迷促醒手术,颅骨修补和脑积水的分流手术等,是国内意识障碍领域主要的中青年专家和学者之一。
谢井伟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康复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专注于昏迷促醒的神经调控治疗,擅长DBS、SCS和VNS昏迷促醒手术,对长期昏迷患者的脑积水处理有独特见解;运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颅脑创伤有丰富临床经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一项已完成。发表SCI论文三篇,参编《昏迷与意识障碍》《临床病理学》等。在第九届华西康复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脑功能检测 与调控康复高峰论坛--“曦嘉 杯”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青年论坛比赛中荣获 “二等奖”。获新技术引进两项:1.颅内外血管搭桥结合结合间接血运重建治疗脑缺血疾病 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 二等奖;2.病灶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及其成因的临床研究 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