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糖尿病日特别节目】关注“小糖人”,助力健康成长




 

  前言: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每年的11月14日是糖尿病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推动国际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开展,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危害。2020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护理与糖尿病”。今年,我们健康大河南也联合我省知名的糖尿病专家,共同推出了系列关于糖尿病的科普节目,希望让更多的医生、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减少疾病危害,今天,我们就荣幸的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李青菊、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马书平做客演播室,跟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关注“小糖人”。

  节目提纲:

  问题一:近年来,儿童得糖尿病的几率越来越高,很多家长直到孩子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送医,致使有些重症患儿随时面临死亡威胁。那么,儿童患上糖尿病之后会有哪些症状呢?

  李主任:谈起儿童糖尿病这个话题心里总是沉甸甸的:那么小的年纪就饱受糖尿病的折磨!!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1型糖尿病,它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小至几个月的婴儿,大至十几岁的孩子,患病率无性别差异。然而近年来, 我们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 正是这些肥胖的因素, 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了2型糖尿病。 事实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威胁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慢性病之一, 严重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其中1型糖尿病多起病急骤,症状较重,2型糖尿病相对缓和、症状相对较轻,表现明显多尿(小便次数和尿量均增加)、口渴、喝水多,易饥饿、吃的多、但体重反而下降。简称为“三多一少”。年幼者常以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而被家长发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略,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儿童糖尿病约半数的孩子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而且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越重。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及神志模糊、嗜睡,甚至完全昏迷等,“三多一少”症状反而被忽略。同时有脱水、酸中毒。酸中毒严重时出现呼吸深长、节律不正。呼吸带有酮味。如不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患儿会有生命危险。

  问题二:在了解孩子患病症状之后,才能帮助家长关注孩子的治疗问题。那么,为什么孩子小小年纪就会得糖尿病呢?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马主任: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先天遗传背景,经后天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之发病。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属于T1D。

  1.自身免疫反应

  现已证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与糖尿病有关。初发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分之二的患儿体内测出胰岛细胞抗体。部分患儿还可测出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和胰岛β细胞膜抗体。

  2.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EB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2)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其中酪蛋白作为抗原,触发糖尿病发生。牛乳中牛胰岛素可引起破坏人β细胞功能的免疫反应。

  (3)药物和化学因素。

  3.遗传易感性

  目前证实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位点HLA-DR3、HLA-DR4为易感基因。少数年长儿起病缓慢,较少产生DKA,只在严重感染或应激时产生,称为MODY,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有关。

  问题三:刚才您也讲到许多孩子患上糖尿病都是因为生活方式出了问题,比如饮食上,小孩子大多喜欢喝甜饮料、吃油炸食物,这恰好是诱发糖尿病的不良生活方式中最突出的一点。如今肥胖儿童普遍增多,这也加大了儿童患糖尿病的几率。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过上健康的生活呢?

  李主任: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的一个话题,明明知道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极为不利,但较好的经济条件、独生子女、多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想不溺爱都不行,真的是不想让孩子受任何“委屈”,所以应有尽有、没有吃不到的食品(没有喝过白开水,把饮料当水喝、吃的是汉堡、薯条、火腿肠、膨化的小零食等等比比皆是的垃圾食品)、没有玩不到的玩具,一起在楼下院里疯跑、疯玩的场景很少见到了,出门就是坐车舍不得让孩子走路,孩子成了笼中的小鸟、温室里的小花朵,造就了一个个小胖嘟,小小年纪就得了糖尿病,怎么办呢?首先得让家长明白其危害,正确引导、恢复理性家常生活,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远离垃圾食品、远离电子玩具,还孩子一个快乐、活泼、爱活动、喜欢体育的健康的童年。

  问题四:据了解,儿童糖尿病主要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不同吗?在治疗时又有什么区别?

  马主任: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和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急性发病者以DKA为首发表现,感染应激等常为诱因,治疗依赖胰岛素,对胰岛素敏感。

  2型糖尿病是指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的一类糖尿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较低或偏高,β细胞储备功能常无明显低下,故在无应激状态下无酮症倾向,治疗不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但在长期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对外源性胰岛素不甚敏感。

  问题五:儿童糖尿病治疗起来难度肯定是大于成人的,您认为治疗儿童糖尿病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李主任:确实的儿童糖尿病治疗起来难度远大于成人糖尿病,治疗的重点当然是要做到理想的血糖控制,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五驾马车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方式,包括一、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它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二,运动。运动可以有助于控制、稳定血糖和获得达标体重,第3个,监测。糖尿病监测是重要的环节,通过监测可以记录观察血糖的水平,对病情有充分的了解。第4个,药物。第5个,教育。是核心,一定要做好糖尿病的宣教工作,使人们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明确正确治疗的必要性,才能进一步认真的治疗糖尿病。而这些措施对儿童糖尿病来说个个都是难点:一、饮食、运动,儿童天生的淘气、好奇、好动不容易做到饮食和运动的规律和定量,容易造成血糖大的波动,容易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另外对于教育这一核心内容来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接受,当然孩子越小接受度越小,常常造成治疗措施执行的不力,而对病情控制不利,当然最难的可能当属检测和药物,监测需要频繁扎指头采血测血糖、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事儿,药物治疗方面对儿童糖尿病来说主要就是胰岛素了,胰岛素的注射也常常是让家长和患儿望而却步的,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的应用,但因为价格相对较贵,绝大多数孩子还是用不起的,说多了都是对孩子的心疼,这些心疼就转化为了治疗的难点

  问题六:对于小糖友来讲,糖尿病对其的影响实际上是远远远大于成年人的,儿童糖尿病会有哪些并发症呢?

  马主任:遗尿、消瘦、呕吐、腹痛,神志萎靡、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出现脱水、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各种感染等。病程较久糖尿病控制长期不良者有生长落后、身矮、肝脏肿大和智能落后等,称为糖尿病侏儒(Mauriac综合征)。晚期可有白内障、视力障碍及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还可发生蛋白尿、高血压为糖尿病肾病,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1. 酮症酸中毒

  2. 糖尿病肾病

  3. 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

  4.神经病变

  5.骨关节病

  6. 感染

  7.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问题七:听了您的讲解,我们也了解到儿童糖尿病确实对孩子的影响危害很大。那如果孩子患上糖尿病之后,该如何控制呢?需要家长做哪些努力呢?

  李主任:儿童糖尿病治疗目的:消除症状,稳定血糖;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和性发育;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

  1.饮食治疗

  (1)合理的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人的治疗基础,摄入的热量要适合患儿的年龄、体重、日常的活动、平时的饭量。还要考虑到患儿的生长发育。

  (2)饮食成分组成 蛋白质占总热卡15%~20%左右,以动物蛋白为主;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占30%左右,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碳水化合物以大米、谷类为主占总热量的55%;

  (3)三餐分配一般以少量多餐适宜,餐间可加2次水果等,避免低血糖发作。多吃纤维素性食物,使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改善糖的代谢。三餐比例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

  2.胰岛素替代治疗

  儿童1型糖尿病终身需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发育成熟前大多也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

  3.运动治疗

  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活内容,运动对于糖尿病儿童更有重要意义。运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可降低血脂,增强体质,减少并发症。

  4.做好教育和血糖监测、积极预防感染。

  糖尿病儿的管理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内容包括

  1.普及糖尿病知识,让患儿及家长了解什么是糖尿病,治疗目的和原则。

  2.糖尿病这一终身性的,治疗繁琐的特殊疾病,要鼓励家长和患儿对疾病树立信心,并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

  3.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绝大部分在家庭治疗,这要求医务人员教会家长及患儿如何测微量血糖及尿糖,如何抽取胰岛素,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4.告诉患儿及家长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自救的方法。

  5.了解预防酮症酸中毒知识及临床症状。

  6.建立糖尿病专科门诊,指导饮食治疗,建立家庭记录,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问题八:我们了解到,虽然糖尿病是身体疾病表现,但是深层次追究开来,糖尿病也是身心疾病。由于孩子还缺乏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良好的心态建设,糖尿病带来的影响似乎更为激烈。那么,孩子患者上糖尿病后,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关注孩子呢?

  马主任:首先,父母要能正确的认识并接受孩子的病情。父母是孩子内心最重要的支柱,父母必须能够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只有父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第二,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带着孩子多与同龄人一起参加活动,也可以带着孩子去旅游,开阔眼界,多与大自然接触,让孩子保持心情上的愉悦,同时能与同龄人正常交流,不因为自己患病而产生自卑感。

  第三,家庭和睦。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治疗有很积极的作用,父母能和睦,并且共同关心孩子,将会对胰岛素的代谢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四,要及时引导孩子,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产生怀疑,从而产生很多的不良情绪。此时,父母要在孩子身边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病情,而不是让他们走向偏执。

  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孩子因为自己与普通孩子的不同,会更加的脆弱,内心也更加敏感,因此,父母不仅要帮助孩子积极进行药物治疗,还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当发生不好的事情时,及时对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问题九:现在“小糖人”们还处于低龄时期,他们患上糖尿病会不会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以及长大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呢?

  李主任:对这个问题大家不必担心,只要做到了血糖的理想控制,患儿的生长发育和长大后的生活是不会受影响的,但如果没有做到好的控制,孩子的生长发育肯定会受影响,因为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还会出现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刚才马教授已经给我们详细介绍过了,所以孩子长大后就会受到各种并发症的困扰而致残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生命

  问题十:俗话说:预防大于治疗。有效的防治是成功的一大半,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方法能够预防患上糖尿病吗?

  马主任:1.坚持母乳喂养。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比人工喂养宝宝糖尿病发病率低。

  2.谷物摄入。谷类食物应将孩子4到6个月左右时添加,这样会降低自身胰岛素合成障碍的可能性。

  3.合理膳食。对于儿童来说水果蔬菜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要控制孩子糖分的摄入,包括碳酸饮料、果汁、糖果、糕点等食品中的糖分。每天都需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并注意多吃高纤维素食品。三餐注意食物的搭配,让孩子尽可能的摄入多种营养,让孩子体内营养均衡。注意在孩子吃饭时引导孩子细嚼慢咽,避免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4.加强运动。儿童每周应有五天的锻炼时间,每次锻炼时间需持续30分钟左右。这样孩子体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身体素质也会相应提高。

  5.愉快心情。家长需要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给孩子施加精神压力,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可起到防治糖尿病的效果。

  6.定期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是早期发现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本期嘉宾:

  马书平:

  李青菊: 

 

 
 
 
Copyright © 河南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