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儿科好医生】对话张勇:别人家的孩子更聪明?正确认识智力障碍疾病让您养育健康聪明宝宝!




 

  前言:宝宝的智力发育如何,是家长们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情,据了解,目前智力障碍(落后或低下)已经成为了全球儿童主要致残原因之一,这种病病因复杂,涉及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事。那么,父母们该如何养育一个聪明宝宝,又如何尽早发现宝宝智力异常呢?

  对此,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张勇博士做客演播室。

  节目提纲:

  问题一:张博士您好!据了解,儿童智力障碍(低下)已经成为了儿童主要致残原因之一,您可以讲一下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原因有哪些吗?

  张博士: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智力障碍,智力是一种一般的心理能力,包括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低下可以由各种影响脑发育的病因所引起。它的病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生物医学因素,大概占到90%;第二类社会心理因素,大概占到10%左右。按照病因的时间来分的话,有产前的因素,产时的因素,产后的因素。产前因素主要有遗传性疾病(基因病、染色体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各种病毒宫内感染(流感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先天性畸形、宫内窒息以及母亲妊高症、糖尿病、习惯性流产、母亲年龄过大或过小、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吸毒)、子痫;产时因素主要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期产、巨大儿、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异常;窒息、颅内出血、产伤;出生后的因素有颅脑外伤、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CO中毒、铅中毒)、脑血管意外、脑变性疾病、营养不良等。

  问题二: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儿童智力障碍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如能在出生后3个月内(早期诊断)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使智力免受损害(或使损伤降低到最轻),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儿童智力障碍疾病呢?

  张博士:是的,智力低下的治疗目前来说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仅仅有几种特定的病因引起的智力低下才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例如PKU(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防止智力低下的最重要措施就是预防,我们国家的预防措施主要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消除智力低下的病因,预防疾病的发生,主要采取产前保健、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遗传咨询等措施预防遗传性疾病;实行围产期保健减少产时脑损伤,提高广大人民防病意识、预防接种、合理营养。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伴有智力低下的疾病,尽可能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做出诊断,进行早期干预,使不发生脑损伤;这方面的措施有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先天性代谢病新生儿筛查、高危儿随访、出生缺陷、发育监测等。三级预防是已经发生脑损伤之后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时、规范的治疗脑部疾病,以预防发生智力残疾。

  问题三:生活中有很多家长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致使孩子的一些智力问题没有及时被发现,最终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儿童智力障碍的行为表现主要有哪些?您可以讲一下吗?

  张博士:根据智力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智力障碍的表现主要有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低下。特征是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受到限制,可伴有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和脑瘫等。主要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慢、散、软、弱、差;慢:感知速度减慢,动作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散: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软:肌肉软。弱: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差:记忆力差、言语能力差、思维能力差、计算能力差、自控力差、交往能力差;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记;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思维能力差,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情绪不稳,自控力差;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问题四:从您以上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不同患儿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儿童智力障碍是否也分有等级?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张博士:根据美国的智力低下协会分级标准。我们根据IQ的分数将儿童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轻度55-70、中度40-55、重度25-40、极重度小于25。(分级对制定康复方法及判断预后均有参考意义)

  轻度智力障碍:可获得实践技巧和实用的阅读能力。可做一般性家务劳动和具体工作。能在指导下适应社会。

  中度智力障碍:可以学会简单的人际交往、卫生习惯、安全习惯和简单的技巧。

  重度智力障碍:有一定的防卫能力,能躲避明显的危险。可养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但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可在监督之下做些固定和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极重度智力障碍:生活不能处理,对手脚的技巧训练可以有反应。

  问题五:据了解,判断智力障碍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到年龄、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那如何早期判断孩子存在智力障碍的情况呢?您可以给大家讲解一下吗?

  张博士:中重度IDD大多在婴儿期就易识别,轻度往往进入小学之后由于学习困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才被发现。在新生儿期往往表现为异常安静(吃饱就睡,睡醒就吃),2-3月时表现为目光交流差、注视差,婴儿期多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偏离正常的发育顺序,比如说三个月竖头、四个月翻身、五个月手支撑、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1岁会走,如果早期发现有运动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迟钝,语言发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诊断,作出相应的治疗。

  问题六: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已经了解到社会适应能力是判断儿童是否患有智力障碍的重要标准,那么在生活中如何逐渐培养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呢?

  张博士: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有的孩子智商很低,但是社会适应能力还不错。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在生活中教会它认识常见的物品,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认识家庭成员。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教会他认识使用家庭物品,学习家务劳动,认识使用公共场所的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家长在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大小便。不能什么事情都代劳。使孩子先天的缺陷逐渐转换成后天的弱智。平时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去训练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去超市购物、车站买票、医院就诊、公园玩耍等实际情景。对智障儿童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

  问题七: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智力有障碍,是十分难以治疗的,甚至有很多家长直接放弃治疗,家长的这种想法正确吗?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伤害呢?

  张博士:针对智力障碍的治疗目前是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但不代表没有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患儿智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早期干预,更能使部分患儿智力达到正常水平。轻中度智力障碍的孩子经过系统的训练是有机会回归社会,自食其力的。如果患儿没有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很难自食其力,适应社会。

  问题八:所以,当发现宝宝智力落后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尽早给宝宝做早期干预。那么,张老师,为什么早期干预就有可能会治好儿童智力障碍呢?

  张博士:其实不仅是智力障碍的治疗需要早期康复、早期干预,我们所面对的所有疾病都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在儿童康复医学中,早期干预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就脑损伤来讲,大脑的发育在早期发育是最快的。新生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生后1年,头围大概能够增长12cm,其中前三个月增加6cm,3-6月期间增加3cm,6月-12月时增加3cm。1岁时约达到46cm,2岁时约为48cm。另外新生儿脑的平均重量约为370克,6个月时可达700克,1岁时约达900克,成人脑约为1500克。这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脑的髓鞘化发育也在2岁左右基本完成,个别的在4岁左右完成。因此从脑的发育方面来讲,对脑损伤儿童的干预越早越好,6个月以内进行干预效果最好,一旦年龄超过4岁,白质髓鞘化相对固定,干预效果相对就差。

  问题九:看来及时干预儿童智力障碍是改善患儿总体预后的关键。那如何去治疗儿童智力障碍呢?都有哪些方法呢?

  张博士:目前针对儿童智力障碍的干预主要还是一个综合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传统医学康复、现代医学康复以及教育康复。PKU(苯丙氨酸代谢障碍-苯丙酮酸尿症)应用特殊奶粉---低苯丙氨酸奶粉,先天性甲低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合并癫痫者应用抗癫痫药物;现代医学康复:经颅磁刺激、语言训练、音乐治疗、多感官刺激训练、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业疗法、情景互动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康复有:临床医学教育、特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职业教育;传统医学康复: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头针、体针、耳穴)、推拿按摩、食疗。

  问题十:疫情之下,智力障碍儿童如何做好居家防护与家庭康复呢?张博士,在节目最后您给宝妈们提几条相关建议吧!

  张博士: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孩子的康复带来了不便,此类孩子们体质差,更易发生感染。因此我们更要做好防护:1.非必要不出门;2.坚持家中早中晚三次通风,每次半小时;3.不与有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的人员接触;4.外出时注意个人防护,出门正确佩戴儿童口罩;5.勤洗手,玩具要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居家环境要整洁;6.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7.给患儿做一些中医保健项目,如每日早晚做捏脊、摩腹推拿、点按百会、四神聪;睡前热水泡脚有助患儿睡眠。熬煮稀饭时可以加一些山药;红枣强健孩子的脾胃。

  本期嘉宾:

  张勇:医学博士,师从国际著名儿童神经康复专家刘振寰教授,秉承以患儿为中心,中西医结合、全人发展观的康复理念,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二届儿童康复专业学组委员。在儿童神经康复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在国际期刊发表相关SCI论文5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3部国家级重点图书的编写。承担省部级研究课题2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擅长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脑瘫患儿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肉毒素注射,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患儿的中西医调理以及家庭康复指导。

 
 
 
Copyright © 河南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