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报道 

王上增

  「健康大河南 | 图/文 王芳芳」

  在旁人眼里,他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目光凌厉、不苟言笑的大夫。然而一袭纯洁的白衣,一身精湛的技艺,一颗始终心系病人的心,让他甘愿把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伟大的医学事业,在关节事业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挺拔”。

  大医精诚,大爱无痕,近20年来,他始终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履行自己的职责,令身边的同事钦佩有加,让就诊的病患感恩难忘。

  他就是王上增,河南省中医院关节科主任,一位严厉中有风度、冷面中有温度的骨科教授。

  一

  苦 心 孤 诣

  练 就 精 湛 医 技

  1993年,在不断地追求和学习中,王上增告别短暂的军队生活,成为河南中医学院一名医学生,为自己将来的大医之路,迈出了最慷慨的第一步。

  在大学期间,王上增便把“学生”二字的含义演绎到了极致。

  早上别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看了几十页书;周末别人逛街休闲时,他已写下几千字的笔记……他似乎从来没有闲下来的时间,因为刚闲下来,双手就又捧上了书,捏起了笔。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汲取知识的源泉。

  “每天不看一点书,学一点新知识,我就会感觉到自己要落伍了。那个时候就只有一个目的: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回忆那段大学生涯,王上增不假思索地说。

  就连大学毕业工作后,他那一颗执着于学习的心仍旧“不安分”。“医学太深了,要想学好,必须进一步深造。”于是,他一边努力地工作,一边不停地学习。

  天道酬勤,2002年,王上增考上了当时在全国仅有的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两家运动创伤研究所之一,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运动创伤研究所主要解决运动性疾病,患者群主要是运动员和一些户外活动爱好者。由于参加过工作,所以来到学校后,相比别人,王上增更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也正是因为干过临床,也让他比别人方向更准、上手更快。

  三年研究生生涯,他不仅学习了运动创伤相关理论知识及科研方法,也在临床学习了关节损伤、关节镜、关节置换等专业知识。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留在国家队,也没有选择留在运动创伤研究所。面对挽留他的科主任,他说:“我学医的目的是想回到当地,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这样也能照顾到家人。”就这样,他回到了母校河南中医学院,医教合一,身兼教学任务与临床任务。

  虽然医院与学校两头跑,但他并不觉的辛苦,“作为医学老师,如果只授课不在临床上待,那就只有理论而没有实际;只有常在临床一线,才能做到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才会强。”

  到河南省中医院工作后,他并没有将学习丢下。只要有省外骨科方面的专家来河南会诊,他几乎都会去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医学是永无止境的”,正是这种谦卑又积极的学习精神,让王上增短短几年便成长为医院骨科里的姣姣者。

  2010年,随着社会赞誉度的提高以及科室人才的精细化培养,河南省中医院骨科由2个科室正式分为5个科室。而综合专业能力、工作表现、医德医风等多种条件,经过层层选拔,王上增当之无愧竞聘上了关节科主任。当时,他只有36岁,在河南省中医院业务科室中数的上是比较年轻的科室主任。

  那个时候的他热血方刚,但压力也不言而喻。“毕竟给了你一个病区,手下又带了这么多人,只能赢,不能输!”他说。

  重压之下依旧争分夺秒,2012年,他选择攻读郑州大学骨科博士,在河南省骨科分会会长、导师王义生的门下,而立之年重新做回一名学生,并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几年之后,捧着学位证书的那一刻,他在微信里写下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路漫漫其修远兮!

  王上增认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实践精神,更有具备敢于突破的勇气。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技术,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利用一切机会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2011年至2013年,他先后申请到北京积水潭和北医三院进修,作为科室主任,要离开谈何容易!那个时候,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兼顾科室繁杂的工作。既不能丢下“年轻”的科室,又不能放弃难得的学习机会,怎么办?他选择每周末往返于郑州和北京之间。周五高铁回郑,周六日处理科室堆积的工作、集中完成等待他的疑难手术,48小时恨不能当成96小时用,一切处理得当后,再于周日晚上卧铺返京。

  700公里,从南到北,一周一往返……

  时间的紧张、奔波的辛苦,都随着火车的轰鸣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收获下那一颗充实的内心,是滚滚车轮上满载而归的坦然与喜悦。

  在条件最艰苦几年里,由他先后参与主持的多项与关节伤病有关的省部级科研课题,均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项。

  2011年,他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医骨伤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2012年,他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4年,他获得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大奖赛临床带教竞赛第一名;

  2015、2016年,先后被选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6年,被评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十二五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我一直想去国外,看看西方的医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此,除了学习医学知识进行医学实验,他还学起了英语,目的就是为了要获得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2015年3月,经过两次英语考试遴选,这一年王上增成了赴德交流队伍中河南省唯一一位骨科医生代表,在德国波恩大学的教学医院“Johanniter Waldkrankenhaus”的关节外科中心进行临床交流学习。此次德国之行,让他感触颇深,“德国的医生非常敬业,做什么事都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程序来。”在那期间,他求知若渴,口袋里随时装着字典,每一台手术前都会和主刀的德国主任交流,每一台手术后他都第一时间写出心得体会,最多的一次,他竟然将心得体会写了好几万字。

  当被问到在德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时,王上增笑着说:“当然是苦学英语的那段日子了,由于交流学习过程全是英文,自己的功底又差,再加上许多专业名词记起来比较费劲,所以在德国期间,我就随身携带词典,走到哪翻到哪。”如今,即便是复杂的专业词汇,他也能信手拈来了。

  学成归来后,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把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疗法应用于临床:国内率先开展空芯钉、腓骨柱治疗股骨头坏死及钽棒植入防塌陷支撑疗法,并在各类骨病的诊断治疗和骨科创伤急救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业务水平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精湛的医技赢得了病人的信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上增很快成为了年轻医生中的领跑者,河南省中医院较年轻的正高。且先后获得河南省关节置换中医类技术准入,及关节镜技术准入;并将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从一个小时缩短到了十几分钟,这时间缩短的背后,却是他二十几年如一日啃骨头、苦钻研的挥汗付出。

  手术台上的王上增,有鹰一样精准的双眼,猎豹一般敏捷的身手,这精准敏捷的背后,却是他对医学一贯求知创新、对新技术不断吸收应用的成果。

  二

  救 死 扶 伤

  奉 献 医 者 真 情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句话用来形容王上增的为人处世再合适不过。

  初次见到王上增,与多数骨科医生豪放直爽、谈笑风生的性格不同,他给人的印象是不苟言笑、严肃沉稳,行动上却透露着对医学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处处为患者着想的热忱。

  其实,从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毕业时,摆在他面前的就有两个诱人的工作机会,而他一一拒绝了,坚定地选择回到河南。也就是从那以后,王上增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学有所成后就开始了回报家乡。

  曾有一次出诊经历,让整个科室的人都难以忘记。2013年寒冬的一天,顶着大风雪,王上增也要冒险开车爬陡坡赶往新密。患者说:今天别来了,雪太大了!同事劝:路上太危险,明天再去吧!他却说:患者已经空腹一天了,等了一天很不容易!再说一台手术,并不是说你推迟就推迟的,一个医院的好多科室可能都在为这台手术做准备,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让大家的努力都白费。

  一席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

  就这样,短短1个小时的路程,他却从下午5点走到夜里11点半,只为兑现承诺,给患者及时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

  他不怕苦累难,也不惧怕接待特殊患者。“想成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要有崇高的医德。”曾有一位投医无门的艾滋病患者来找他做手术,当时病房房间非常紧张,但王上增还是想尽办法为他调到一个单间。“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医院领导也比较支持我们,手术室也会提前做好防护。”王上增说,“在给他们做手术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他是艾滋病患者,我们只知道他是需要救助的病人。”

  一些患者因为感激下跪的瞬间,和因喜悦流下的眼泪,都让王上增无比动容,这更加坚定了他那颗宽厚仁爱之心。

  “接诊一个病人,就尽全力医好一个病人。”这是王上增的行医宗旨。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帮患者所需,他把这些看得与追求精湛医术同等重要。

  二十余载坚守临床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他以不懈的技术钻研赢得了同行的认可,以仁心仁术换来了患者的爱戴。

  三

  精 益 求 精

  构 建 优 秀 团 队

  带领一个团队,就等于引领了一个方向。

  为了当好“领头羊”,王上增利用空闲时间,曾先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进修。大学时代养成的读书习惯,他一直延续至今,“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也是一门经验性的科学”,一摞摞书籍、一场场实验、一次次研究、一回回总结……在外人眼中这看似无比枯燥的工作却让他乐此不疲。正是他对医学的无私热爱,才会有着他对医学领域精益求精的无畏追求。

  在他的带领下,河南省中医院关节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每一步流过的汗水都化为了台阶。近年来,无论是医院每年的综合考评,还是患者对科室的评价,无论是收治患者的人数,还是科室和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水平等等,综合排名都比较靠前。

  对于科室成员,他要求的异常严格。

  科里一位跟随王上增多年的学生说:“主任非常优秀,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像他那样努力钻研废寝忘食。但在平时我们也非常怕主任,他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平时都对我们严加要求……”他也常常告诉科里年轻医生:不要怕挨批评,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进步,科室团队更优秀,才能更好更快做好每一台手术,医好每一位患者。

  他是那个啃硬骨头、认认真真做事的“冷面”医生,更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实的“铁人”医生。

  曾有一次,在24小时里王上增一口气做了11台手术,还不算一些清创等小的处理。跟着他的助手已熬得无法继续,手术值班的大夫也换了两拨……也就是从那天之后,王上增“铁人”的称号就在同事中传开了:“真是铁人啊,他都不知道累!”对此,王上增无奈说到:“说实话,累是真的累,但别人可以休息,我不能休息,如果我休息了这手术都没法往下做了。”

  就这样,他以铁人般的意志,20年来,为几千位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严重骨折等关节疾病患者重塑“钢筋铁骨”。

  让每一例经手的关节手术都高质量完成,并且经得起患者检验,是王上增主任一直以来给自己定的标准,也是对科室年轻医生的要求。

  在他眼里,当医生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为病人解除病痛,还他们一个健康的肢体。“我经常跟同事还有我的学生们说,既然我们选择了医学这个行业,虽然很辛苦,但学医就意味着牺牲和风险,一定要全身心去做,尽心尽力,才能问心无愧。”在他看来,作为医生,上班就如上战场,不容懈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别是做手术的时候,不能有一点杂念,全神贯注一心把手术做好,不能有丝毫差错。”

  除去繁重的临床工作,他每年还要给学生上300多个学时的课。一个月在家吃不上几顿饭,每天第一个来到科室,每天最晚一个走出科室,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在科室连续待五十多个小时……

  在同事眼里,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是一部不需要休息的“工作机器”。也正是他的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影响着周围整个科室的人,潜移默化里,将这支队伍变得更加严谨和优秀。

  回望这一路走来的20年,他感恩机遇、感恩前辈、感恩患者。这份职业,让他有着无穷的动力去学习、去寻找、去储备、去突破。在无影灯下,那个曾梦想做军人,后来又选择从医的王上增,正挥舞起他手中的柳叶刀,用他娴熟、精准的手法,迅速、准确而又出色的完成着每一台关节手术。

  杏林春暖,坚若磐石。

  自学医那一刻起,他便毅然跑上了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道阻且长,幸运的是他初心不忘,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保持热爱,永远斗志昂扬!

【2017年10月16日 】 [责任编辑: 苏菱 ] 来源:健康大河南